“最拼文化的河南方言測試”在朋友圈火了
  “恁”、“花椒”、“孤堆”你可能一讀便知,但沒想到
  最近,各地的方言等級測試卷火遍微信朋友圈。方言等級測試是網友的一時興起之作,考試方式並不規範,也沒有官方的參與和支持,反映出網友對各自方言的認同。昨日,一則“最拼文化的河南方言測試”在朋友圈裡轉載率較高。鄭州晚報記者 張勤
  不是河南人的趙先生測試剛及格
  昨日,一份《最拼文化的河南方言測試》在微信朋友圈裡被火熱分享。
  趙先生不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,他在鄭州工作有10年時間。看到這個測試,他也躍躍欲試。
  點開測試,第一道題是“恁,在河南話中沒有哪個意思?”他感覺挺容易,選了“帥”這個解釋。但是做著做著,他有點拿不准了。“愨,在河南話中的意思是?”趙先生不認識這個“愨”字。最後得分“不到70分”。
  聽老師解釋河南話
  鄭州市二十三中的李老師常年關註河南民俗文化。他說,恁,讀音“nēn”,是“你們”的意思。“還有一個讀音是四聲,‘那麼’的意思。”李老師說,這個詞是河南話中比較常用的詞,很多不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也會說。
  他說,還有一個詞“骨冗”,則相對冷僻一些。“這個詞,在古代就已經有了。”李老師解釋道,在河南話里相同意思的寫法多數為“骨涌”,有“涌動、蠕動” 的意思。原指動物不安靜,軀體緩慢運動,後來也用在人身上,指小幅度地動,類似於“挪挪”,例如,“車都快到站了,你咋不往前骨涌骨涌?”進而引申出做事緩慢的意思。
  網絡流行各地方言測試
  除了河南話測試,最近,網絡上和微信朋友圈裡也有全國各地方言測試。不同的是,有的地區方言考試只有一個級別,有的地區方言測試分為多個級別,包括“入門級”、“四級”、“專業級”等。
  網友熱情“赴考”,不僅是為了滿足個人內心需求的自娛自樂,也是對家鄉方言的一種溫習以及對其他地方方言的傾聽和審視。
  “剛開始感覺回到了學生時代考試的場景,後來一看題目全是我們地道的方言,覺得很有意思。”做完測試的小王有點小得意,可以在朋友圈曬分數了!
  “起做題時看到這些帶著家鄉色彩的方言,頓時心領神會。這就是承載著鄉愁的方言力量。”網友說。
  “這說明年青一代正在給予母語更多的關註,也在有意識無意識地保存傳統文化。”
  ē
  (原標題:愨(qu ),原來你是這樣寫的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b90ybay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